学校官网 | 留服中心 | 留学生教育 | English

湖北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
务办公室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8号

咨询电话

027-59750225

 

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国际合作  >  国际会议  >  正文

第四届国际设计教育学术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
来源:湖北工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日期:2015-09-23 14:37:00  浏览:

9月16日上午,南湖之滨,群英荟萃。作为学院“双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湖北工业大学和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武汉•第四届国际设计教育学术论坛”,在我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开幕式由正校级干部傅洪涛主持,校长刘德富教授、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教授、德中艺术设计文化协会秘书长郭健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论坛表达了美好祝愿,对在座师生寄予了殷切希望。来自海内外的十余名设计专家汇聚一堂,激昂思想,切磋创意,碰撞智慧与思辨的火花。

参加论坛的学者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刘春冰先生、德国国立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迈克•里斯教授、德国国立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学校马丁•里贝舍教授、皮埃尔•伯纳德设计工作室首席设计师乌利克•麦森海姆女士、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文化交流项目部负责人魏安妮女士、德国著名服装设计师考丽娜•戈尔茨女士、德国国立杜塞尔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克里斯蒂娜•卡拉巴巴女士、德国国立斯图加特美术学院托马斯•贝辛格教授、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董事长林荣泰教授、中原大学艺术中心主任陈曆渝教授。湖北美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轻工业大学等省内艺术院校院长和行业协会领导出席。学校宣传部、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国际处和艺术设计学院领导、师生500多人参加开幕式,多家媒体莅临现场进行了宣传报道。

简短开幕式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教授为师生带来了第一场名为“信息艺术设计——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艺术设计创新”专题学术演讲,鲁晓波教授深入剖析了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论证了“工业社会物质文明——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历程中的艺术发展新趋势。鲁晓波教授面向信息时代,结合清华大学举办的历届艺术与科学国际大会的丰富经验,以李政道、吴冠中等一大批世界级科学家、艺术家的创作设计实例,生动诠释了“信息艺术”这一现代艺术的新形态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图解了艺术与科技在信息时代深度融合的各种新模式,描绘了信息艺术的数字化、虚拟化、交互性等特征,在信息交互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移动服务设计和新媒体艺术设计等领域进行广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人文尺度对人类社会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批判性思考,以艺术的方式和美学的思维来审视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数字化世界,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人类生活现状,用智慧创意未来。鲁晓波教授还以机器人音乐会、会飞的电子鸟、交互装置、仿真玫瑰等精彩案例,阐释了艺术如何与计算机、物理、信息、环境等学科进行“跨界对话”,交融发展。全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引起了到场专家、师生的热烈反响。

9月16日到9月20日,专家学者们就艺术设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展开一系列学术讨论,推出学术讲座二十余场,砥砺思想,激发创意。为推动湖北省乃至华中地区设计教育的发展汇集智慧和力量。大师开讲,砥砺思想;融合汇聚,激发创意。

9月20日随着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许开强院长慷慨激昂的总结陈辞,“武汉•第四届国际设计教育论坛”在我校圆满落幕。来自中、德、法的十余名专家学者与湖北地区艺术设计院校的近千名师生进行深度沟通,就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学术议题展开讨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本届论坛先后推出学术讲座二十余场,涵盖信息艺术设计、初级主题和手势、书籍设计、快速建模过程中的艺术研究、感性科技/人性设计/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每场讲座中,专家们在介绍并示范专业课题、设计作品的同时,还以Workshop形式同在座师生共同探讨学术,分享经验,各抒己见,进行了互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学术交流。

以设计为媒,本届论坛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围绕中德文化、设计、教育等主题,推出了一场高规格、影响广泛、意义深远的学术盛宴,进一步提升了我校设计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为我校中外学术交流和国际间校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为推动我省设计教育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积累了优质资源。

论坛期间,校领导刘德富和傅洪涛多次前来现场探访慰问,对与会专家的辛勤讲学和会务组的精心组织致以诚挚谢意。

截止目前为止,国际设计教育学术论坛在我校已相继召开四届。前三界分别举办于2007年、2010年和2013年。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是我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端设计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校国际化办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表现。在八年的发展历程中,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这里碰撞汇聚,留下思想烙印,扩大了学校师生的国际视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培养、项目合作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提升了学科的办学水平与影响。